中国第一部微电影广告是到底是哪部?

发布时间:2019-10-22 13:30 作者:蓝调传媒行政办
  微电影广告是在微电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别于早期CF(CommercialFilm)、TVC(Television Commercial)形式的新兴广告形式。微电影的概念发端于我国,《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我国微电影的雏形。所谓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術生出来的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的小型影片。它能让观众更清楚地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并且长时间记忆犹新。微电影是微时代一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事实上,是国外早已有之的“短片”的中国改良版。微电影以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是其被称为“微”电影的原因。
 
中国第一部微电影广告是到底是哪部?
 
  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广告存在着诸多争议,早在2002年,广告人谢晓萌就已拍出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式电影《城市画报之欲望70》,并在2005年推出了百度系列小电影广告,特别是《百度唐伯虎篇》的出现,被业界称为“中国广告走向数字娱乐小电影的奠基之作”。在此之前,还有两次著名的电影式广告网络传播活动——在国外是2001年宝马汽车请全球八大导演各拍摄一部10分钟左右的电影,放置在网络上供人下载观看;在国内是2003年丰田威驰汽车请张艺谋导演了一部小电影,也同样进行了网络传播,这两次广告传播活动都相当成功。2006年阿里巴巴、雅虎推出了冯小刚、陈凯歌、张纪中为雅虎搜索拍摄的三部小电影广告,可以看成是微电影广告”早期发展的代表作品,但中国的微电影广告时代是从2011年正式开始的,2011年1月,被称为“微影之父"的杨志平率先在理论界提出了“微影”概念。实际上凯迪拉克于2010年12月推出的《一触即发》被业界普遍看成是中国微电影广告成熟的标志性作品。
 
  摘自《现代广告经典案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