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作为影视作品最重要的后期处理之一,在一部影片中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宣传片拍摄制作中也是如此。那么一部宣传片在剪辑中的正确思路是什么呢。
一、镜头体现蒙太奇,导演思想指引剪辑方向
首先你要了解影片剪辑大体走向,犹如一篇小说,有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影片其实也是故事或说明的一种镜头阐述方式,基本和写文章差不多,起承转合,想好你要表达什么,开头如何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中间如何铺开故事,最精彩的是什么内容,最终如何收场。
剪辑的整体结构,无论是长片还是短片,除了少部分创意视频以外,都只有四个字,那就是“起承转合”,所谓结构复杂的片子无非是把这四个字重新排列而已。
了解影片整体思路,也是由中心思想向外扩张,然后选取合适、恰当或有特点的剪辑风格。这是剪辑师前期需要考虑筹划的。在选择好剪辑风格的前提下,优先思考所剪辑影片的曲调风格。根据预算好的片长节奏,决定音频时间与音频变调时间,这是一部影片在剪辑视频之前必须做的。
二、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一条合格的短片?
一个人剪片子,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基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不是一个新手。并不是因为通过内容来观察,而是主要通过时间线。
新手剪辑,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每个片段都差不多长。一段一段特别规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主动把控节奏,而是被音乐的节奏带着走,而且常年受自己听的流行音乐影响,一节一节一拍一拍都特别有规律,基本就是跟着音乐哪响哪切,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在剪片子,不是跟着音乐换画面。
音乐的选择确实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段片子你如果剪辑的够格了,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如果你换了一段音乐,这片子看起来还是很顺,这就是所谓的剪辑节奏。你如果达到了这个地步,那就属于基本合格了。
三、思考阶段
首先要做到的是对素材的审核。也就是,在真正的剪辑工作开始之前,自己要先开始将所有拍摄者留下来的素材都先看一遍。在剪辑台上,自己要面对的是大量独立、零散、片段的影视镜头,也就是画面素材。有的重要镜头,由于团队或者导演的要求,还拍摄了多次多条,即使这并不是多角度拍摄出来的同意素材镜头,但是也是需要自己去好好面对的。
所以一开始就要提前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给自己调整情绪,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面对这些素材。剪辑的首要任务,就是应该做好对大量的原始素材画面进行估量。思考好大概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四、粗剪阶段做到对素材的大概情况都有把握之后,自己去进行初步的剪辑了。在剪辑的时候,考虑到效率的问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新建一个视频工程,然后将所有的素材都导入到同一条视频轨上面去。这样一边播放(因为前面思考阶段已经看过素材,这算是第二轮甚至更多轮的播放)自己一边就能够将一些明显无用的视频段落直接删除掉。初上手往往需要比素材时长两到三倍的时间去进行第一轮粗剪,但是这已经算是比较快又讲究质量的做法了。
然后第二轮的剪辑开始,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头脑是冷静而且清醒的,不要逼着自己一口气全部粗剪完,因为往往很容易影响后面剪辑的质量。粗剪就好比打下根基,这方面也是不能马虎的。
剪辑在宣传片拍摄制作中是一个颇为费神的工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还要用脑去思考。不能求急,否则一旦出错,就可能步步出错,最后的成片也差强人意。
文章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18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