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益和商业宣传推广领域。对有意开展微电影宣传的需求方而言,了解微电影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将会对形象宣传以及后续营销传播产生极大影响。在微电影拍摄制作领域,每一步微电影创作都应该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和特性,从微电影的内容和风格上来说,基本类型主要有剧情类微电影和纪实类微电影。
一、剧情类微电影
剧情片是综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因素,以塑造人物为主,具有故事情节(反映生活),并由演员扮演人物的影片。由演员演出是剧情片区别于其他片种的基本特征。在这类微电影当中,故事片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故事片通常从历史、神话、科学幻想,或者叙事诗.戏剧、小说中提取素材,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目的,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的事件进行改编创作,故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因此比较受受众喜爱。例如,谭永华导演的微电影(父亲》《摩天轮下的爱》《把快乐带回家》《空巢老人》,苏羽晨(缪常辉)导演的《发现你的美》,马多导演的《妈妈的一封信》等作品,都是以感人的故事取胜。
二、纪实类微电影
纪实类微电影拍摄的是真实的人和事,可以有科学的分析和推理,但不能有虚构的角色和故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纪录短片。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历史事件的进程。纪实类短片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1895年12月28日,法国纪实短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12部影片的公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纪实类短片是生命力最强的短片类型之一,自各大电影节开始设立短片单元,纪实短片就一直是其中固定不变的奖项。微电影时代,受众随手拍摄各类新闻现场的影像或对某些自己感兴趣的真人真事进行采访记录是纪实类微电影制作的最常见的手段。此类微电影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如《耶稣保佑你》《1999》《打铁人》等。
整理自:《微电影创作教程》——孙茜芸,康玉东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