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只是个广告?

发布时间:2020-02-19 22:57 作者:蓝调传媒行政办
微电影只是个广告?
 
  有论调认为,品牌微电影其本质就是广告,这种论调忽略了微电影制作本身是商业行为,必须遵循商业流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恰恰是微电影制作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在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广告投放游戏中,企业无异于砧板上的肉,对于零成本投放的微电影模式的出现,它们有意愿、有能力投入这样的制作,而且,它们客观需要每一部电影都能打动人心,让作品的正能量为企业品格代言。戈公振先生曾说:“广告不仅为工商界推销产品的手段,实负有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早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尚有如此洞见,倒是当下一些学者一言及微电影就嗤之以鼻谓之“广告”,否认其内在的文学艺术之美,实在过于片面和狭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作为一匹耀眼的黑马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泰国广告。泰国广告很多都是采用微电影的叙事模式,之所以如今的泰国广告风靡全球的广告界,正是因为其微电影可以从内心深处打动观众。香港《信报》称其“能让人感动至不能自控的地步”,因此,泰国广告总能在Youtube、微博等自媒体中进行病毒式传播,动辄几百上千万点击量。奥美集团曼谷分公司的首席创意总监科恩点出了泰国广告的成功之道:人文关怀、社会大爱和亲情友情。泰国最大的广告制片公司导演塔诺猜相信“成功的广告必须对社会,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付出关怀”
 
  微电影天生就有着一种去官方的民间话语特征,草根、精英、企业的杂糅不仅丰富了其话语来源,也在制作主题上不断打磨着与观众的契合点,而结果是:那些取道百姓生活日用的题材范畴,且具备了价值取向与精神感召的微电影作品,往往会被观众从成千上万的网络视频洪流中所甄选并传播。在中国人的平常生活中,隐藏着诸多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主旋律,这些都折射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淀,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主旋律,这也是品牌微电影所持有的美学立场。
 
  摘自《微电影美学: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主旋律》—袁小轩 侵删